
英語中的姓名順序是先名后姓,在翻譯成中文時,要在名和姓之間加上“.”作為分隔,如John Smith:約翰.史密斯。上海翻譯機構總結出,英語名字雖然有一定的含義,但一般中國讀者對此并不熟悉,而且經過音譯之后,通常就成為一些沒有意義的單字組合。但是,漢語的取名原則在音譯中還是能夠有所體現,例如,漢語中用于名字的單字往往是那些人們認為可以代表美好品質的字眼,而且男女名字的用字強調性別差異,所以,人名的翻譯也要符合這個規則。例如,在翻譯女性名字的時候,我們常常用像“莎”、“妮”、“絲”、“麗”、“蒂”、“娜”、“琳”等這樣的字眼表示女性特征,而在男名中相同的發音規則使用“沙”、“斯”、“尼”、“利”、“迪”、“亞”、“那”等這些不具女性色彩的字眼。英語名字在漢語中通常沒有固定的用字,在翻譯時,上海翻譯機構譯員在沒有十分的把握的情況下都會查閱詞典,避免標新立異,造成譯名的混亂。
上海翻譯機構發現,由于各種原因,中文人名的外譯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混亂之中,為了規范譯名,目前我國已經統一采用漢語拼音作為中文人名羅馬字母的拼法。過去人們習慣按照英語國家名在前姓在后的習慣,把中文人名作相應的改變,如把“王小華”譯成“Xiaohua Wang”,而現在統一的規范是保持中文姓名的順序,書寫的時候,姓和名之間空一格,把姓和名的一個字母大寫,如Li Ming,兩個字的名字之間不用空格,如果是復姓,復姓之間不用空格,如諸葛亮,則可以譯為Zhuge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