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隨著中日兩國的經濟交流日益頻繁,許多日本企業在華設立了分公司或代表處。由于涉及到跨國業務,合規本地化成為這些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合規翻譯是指將一種語言中的法律法規文本準確地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以確保企業在不同語言環境中能夠正確理解和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這種翻譯不僅需要語言能力,還需要對相關法律知識的深入了解。本文旨在探討在華日企的合規翻譯最佳實踐,以期為相關企業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2.客戶需求和問題
在華日企在進行合規翻譯時,除了讓公司與日本母公司保持同等程度的合規性,也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因為需要準確度高、表達本地化的翻譯文件。
本公司的長期客戶M是創立130多年的老牌日企,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初,便先后承接了中國多項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型項目,迄今已進入中國市場40年有余。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環境,向中國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品,M社需要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其中,使企業成為更適合本地市場的規范企業,與日本總公司保持同等的合規化管理,是他們目前切實需要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M社每年有類似合規指南、合規講座教材、合規推進指導等文件需要翻譯。他們主要面臨以下問題和需求:
(1)語言準確性:譯文需要充分考慮到兩種語言的差異,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2)對法律、法規等相關文本的理解能力:合規翻譯中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如法律術語、行業術語等,翻譯人員需要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和知識,必須保證術語的正確性。
(3)符合中國市場的文化因素:該日企已經入駐中國市場多年,各部門使用的名詞、術語已經本地化,需要保證譯文與該公司在中國的習慣用法一致。
3.解決方案
針對該客戶的需求,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專業的合規翻譯團隊:在翻譯開始之前,先根據客戶以往對于稿件的質量要求從唐能的日語人才庫中篩選了一批符合客戶質量預期且具有法律背景和相關翻譯經驗的譯員并同時向譯員老師提供該客戶的相關企業資料讓譯員掌握其基本信息。其次,安排固定的PM與審校人員組建項目專屬團隊。人員的固定確保翻譯質量的穩定性。
(2)確認企業內部的流通用語:與客戶確認文件中涉及的部門、職位等信息是否有固定的中文用法。
例如:
|
直譯(不適用) |
公司內部用法(正確) |
グロコンG |
全合G |
全球合規組 |
G會社 |
G公司 |
集團公司 |
グローバルポリシー |
全球方針 |
M社的全球方針 |
(3)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一些涉及公司跨國節假日或生活場景的內容。為了處理這些內容,我們提供了幾種常規做法供客戶確認:
a)按原文照搬:保持原文的節假日或生活場景和相關術語不變,以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b)在原文中添加注釋:在文本中適當位置添加注釋,解釋相關的節假日或生活場景,特別是對于中國讀者可能不熟悉的內容。
c)根據中國市場進行本地化:根據中國的文化差異和市場需求,對節假日或生活場景進行本地化處理,使之更符合中國讀者的習俗和習慣。
根據客戶的選擇對這些內容進行了最終處理
(4)建立語料庫與術語庫:將上述流通用語、本地化表達,整理成庫,讓翻譯人員在進行翻譯時能夠快速查找和引用相關術語,提高文件的準確度和統一性,這些資源的積累和更新也為之后的翻譯項目奠定了基礎,從而推動之后類似的工作更加順暢和專業。
4.思考和效果評價
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M社的合規文件的翻譯質量,確保了文件的準確度和統一性,同時,文件的用語也更本地化,更適合在國內企業推廣其各項合規舉措。M社對唐能的合規翻譯質量的肯定,也促成了我們的長期合作。
總之,合規翻譯是跨國企業在華運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我們的專業翻譯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合規翻譯的水平,為企業的合規性和運營效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