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決定了翻譯必然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
發布時間:2022-09-28
瀏覽:1700次
分享至:
語言的社會性和全民性決定了它必然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隨著全民需要的變化而有所發展變化。現代漢語的規范化進程當然也不例外。翻譯公司上海介紹作為翻譯者應當注意到這種變化,從中汲取新的滋養。2007年教育部網站公布了“2006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態報告”,公布了一批新語詞,特別是那些網絡上出現頻率較高的新詞新語,引起了大眾的矚目。語言的社會性和全民性還表現在語言是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律向前發展的,那些不健康的東西,固然也會流行一時,但終的結局還是為社會所淘汰;而那些健康活潑的,人們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必然會充實到普通話里,使現代漢語的規范化得到發展。
語言運用的藝術化。上海韓語翻譯介紹翻譯家秦牧的一段話講得簡明扼要:“應該培養起自己對于語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詞用字,寫出明確、清晰、生動、鮮明、節奏和諧、音調優美的作品來。”張志公先生將修辭活動的一個主要任務定為運用語言的藝術,而譚永祥先生把這一特質提升為全部使命:“修辭是具有審美價值的言語藝術,是言語和美學相互滲透的產物。”翻譯公司上海介紹提高語言運用的藝術化,還有一個實用有效的途徑,那就是魯迅先生所教導的研讀翻譯家的修改筆墨,他說,這“是藝術家在對我們用實物教授。”這方面的力作當首推修辭學家倪寶元先生的《漢語修辭新篇章——從名家改筆中學習修辭》。
在線下單
電話
+86 400-693-1088
+86 21-62793688
郵箱
talkingchina@talkingchina.com
Copyright 2006-2012 Talking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