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能譯牛:
此次大會報告翻譯成9個語種,進行國際傳播,必須內容傳達準確,語言地道。多名外籍專家濟濟一堂共同協作,陣勢不是一般的牛,翻譯職業的價值感得到充分體現!
央視新聞官方微博10月18日消息,為提升當前重要大會的報告外文翻譯質量、增強大會精神國際傳播效應,來自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多名外籍專家參與了此次大會報告外文譯本的核稿潤色工作。一批“外國面孔”參與大會報告的譯校工作,成為早看到大會報告的外國人,涵蓋英、法、俄、西、日、德、阿、葡、老撾9種語言。這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一次,是一次歷史性突破。
聽到這個消息,作為翻譯的我們是不是感覺到了這個職業的存在感和價值感了呢!
大會報告英文語言專家 桃李:“比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很偉大的思想,比如創新,我理解它們將在未來很多年產生深遠影響。還有一個關鍵詞讓我印象深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大會報告葡萄牙文語言專家 拉法埃爾:“這份報告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人民總是被放在一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存在的意義是為人民服務,這一點在報告中體現得非常明確。”
此次參與翻譯工作的外籍語言專家,來自英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德國、巴西、老撾等國家,他們大都長期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其中3人獲得過中國政府友誼獎,6人多次參與過很不錯別全國會議的重要文件翻譯。在翻譯過程中,外籍專家克服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困難,為外國受眾提供純正地道的報告。
大會報告法文語言專家 福佩吉:“如何能夠使譯文既忠實于原文,又能讓國外受眾理解究竟在講什么,這是個挑戰。有很多中國詞匯,比如‘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對于外國人來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必須對中國有足夠的了解才能讓不了解情況的外國受眾正確理解,這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
大會報告用“極不平凡”描述近五年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外籍專家們表示,這與自己在中國生活、工作的感受是一致的。
大會報告德文語言專家 呂寧:“我前段時間去了甘肅省,看到了當地在環境治理、荒漠化治理、植樹造林、脫貧扶貧方面的工作,所有這些其實都是一體的,我非常感興趣地看到,這些都對當地民眾具有重大的影響。”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外籍專家們還談起中國給他們留下的深刻印象。
大會報告老撾文語言專家 拉姆恩·喬維吉:“從一個老撾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習總書記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中國。他不是只停留在辦公室,而是深入到人民中間,是一位很接地氣的。從世界上來說,他是一位具有創新思維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很靈活,希望世界避免戰爭,促進世界和平,將和平帶向全世界。”
作為相關語種的一讀者,外籍專家深切感受到大會報告旨意高遠,理論深邃。他們認為,大會報告將極大振奮中國人民實現美好夢想的信心,也將給全球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大會報告阿拉伯文語言專家 葉海亞:“對于中國來說,我發現這次大會與以往大會不同的是,不僅確定了中國中短期發展的目標,還制定了中國直到本世紀中葉的長期發展規劃,這是前所未有的,這無疑對中國今后的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本文轉自:譯匠(微信公眾號ID: fanyijiang666),歡迎前往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