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视频高清免费观看中文_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_欧美精品在线免费_放荡的女兵完整4 - AV在线手机电影

歡迎來到本網站

新聞資訊

口碑相傳 見證實力

首頁 > 翻譯資訊 > 詳情

新華社 PK 外交部

發布時間:2022-09-15 瀏覽:6446次 分享至:
唐能譯牛:外宣,官宣,那都是很嚴謹的事,人名、機構名等專有名詞必須是經過反復斟酌和確認的,非民間如你我之輩可以參與。那么國家兩大豪華陣營,新華社和外交部到底是聽誰的呢?

中國的翻譯界,就是一方江湖。

江湖先驅應溯及大翻譯家嚴復一代?!胺叛劭词澜缰恕彪m然傳奇遠去,但江湖上至今流傳著“信、達、雅”三字絕學,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百年激蕩,時過境遷,如今譯名江湖上高手如云,更有派系林立。在驅逐外虜后,江湖上兩大豪門逐漸成型,成為外文入華的鎮門神、把關將。兩大豪門各有特點,他們的業務切磋也成為中國當代翻譯水平不斷提升的佐證。 



豪門正名:新華社

豪門模板:少林

地位屬性:中央確定

絕學:翻譯標準化


 
少林崛起于亂世,曾受唐太宗封賞欽定,其武學系統性和歷史厚度非一般門派能及,由此奠定天下一大派地位。

上世紀50年代初,國內的譯名處于無序狀態。同一個名字,新華社、《人民日報》、外交部、地圖出版社、中聯部、軍委機關等諸家竟能翻出10多個名字,混亂波及新聞、教育、科研多個領域。

為了社會發展,統一翻譯標準可謂時不我待??紤]到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接觸各界新說法、新名詞幾率更高,周恩來總理作出明確要求:“譯名要統一,歸口于新華社。”

在高層指示下,新華社、外交部、軍委機關、教育部、中聯部等10多個部門舉行會議。新華社派出國際部李慎之、外文翻譯部段昭麟兩位高手前輩赴會。會議決定,由新華社立出標準化工具書,作為統一標準,中國翻譯界由此開始了“標準化”進程。

新華社為此立閣募人,名取“譯名室”,成為新華社譯名工作的核心部門。“譯審”這一職稱序列也同“記者”“編輯”等,一同保留在新華社的技術資質評定通道里。

如今,新華社資料卡片房間的柜子中有幾百個卡片格,里面密密麻麻歸集著幾十萬張對譯卡片。這些卡片皆經過經驗豐富、長期專職從事中英文寫作的老記者老編輯反復核實確認。

過去,只要多有幾個人前去查詢譯名,辦公室就轉不開身。如今技術的發展讓這些寶貴的卡片已然成為“文物”,但它們的存在著實讓人感受到譯名工作的艱巨復雜。在各類外文的中文漢字譯名規則上,新華社譯名室研究出一整套規范而細致的拼寫與漢字對應系統。如今熟知的克格勃、歐佩克、葉利欽、赫魯曉夫等譯名,均出自此系統。

時至今日,當有中文稿件發回,新華社后方編輯必須對稿件中出現的所有外國人名、地名、頭銜進行排查校對,甚至于倒查。當然,有多媒體數據庫的幫助,這一工作同老前輩比起來并不算沉重。

新華社的翻譯工作與時俱進,發展出“名從主人、既定不咎、音義兼顧、譯音循本、音系對應”等大的原則,成為中國翻譯界的業務財富和倚仗,標準化可謂是其翻譯地位的立身之本。



豪門正名:外交部

豪門模板:武當

地位屬性:中央部委

絕學:人才高階化



武當雖然崛起比少林晚,但依仗出色的人才儲備和截然不同的門派理念,終獨成大家體系并日益受人尊重。

外交部翻譯司被譽為“中國翻譯的國家隊”。自1949年以來,從翻譯隊、翻譯處、翻譯室,再到如今的翻譯司,培養出一大批的人才。外交部翻譯司的一位工作人員曾這樣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有被譽為‘中國紅墻一翻譯’的冀朝鑄;緊接著馬雪松、姜江屢屢隨同國家出訪;隨后出現了中國翻譯界的‘三劍客’張建敏、朱彤、許暉;如今有雷寧、戴慶利、周宇、費勝潮……”

外交部翻譯有著厚重的積淀,很多領導都是先進翻譯出身。據說,一場外事活動翻譯完,說了大半天中國話的領導,把剛才擔任翻譯的小干部叫到一邊,指出Ta剛剛翻譯的不足之處。

年輕人成長需要過程,也少不了“傳幫帶”。在外交部翻譯能力的核心部門——翻譯司,年輕人比例占80%以上。而外交部對翻譯人才選擇之嚴、要求之高、培養之重,在業界恐怕無出其右者。

翻譯司的前輩高翻,天天陪學員做大量的聽力、口譯和筆譯練習。外交部還會約請一些專家來授課,同時全面觀察學員的外語基本功、翻譯潛質、領悟力、言語表達 、聲音形態、刻苦精神、承受高強度工作壓力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組織紀律性,等等……

強烈的責任心、嚴謹的業務和高強度的要求,使外交部的翻譯水平不斷提升,而他們當中的佼佼者隨著中國走上世界舞臺,獲得了更高的曝光率,成為年輕學子心中的偶像。

正是由于這一批批人才苦練內功,加上中國外交的不斷奮進,外交部在外事翻譯上的話語權也不斷上升,由此成為能與新華社進行翻譯業務切磋的另一豪門。
 
兩大豪門背景敘述已畢,該進入精彩的較量環節。豪門對話不在于熱鬧,而在于專業。



案例1:緬甸總統怎么叫

勝方:新華社

當年緬甸經歷全世界矚目的權力交替,新總統與前總統吳登盛完成權力交接。

緬甸總統大選結果公布當天,各路媒體都統一按照新華社稱緬甸新任總統為吳廷覺。但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網站刊發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當選總統吳丁覺致電祝賀》。隔天下午,中國外交部新聞司稱,“吳”是尊稱,名字翻譯成“丁覺”。

一時間大伙都懵了,到底是“廷”還是“丁”?周邊友國元首,茲事體大,不可不察。當時,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門派對緬甸新總統名字的翻譯是Htin Kyaw。按照緬甸本地語發音,新總統的名字不發“丁”音。

在這次有爭議的翻譯上,新華社一位記者曾表示,應從大方向上把握六條原則:

一,以當地語發音為準,而英文拼寫和發音作為參考;第二,尊重當地文化傳統和稱謂習慣;第三,對于老地名老名人按照約定俗成辦為好;第四,必須考慮中文詞義褒貶,避免選用生僻中文字;第五,不亂用簡稱;第六,涉及各國少數民族的名字翻譯,既要考慮該國官方語言的習慣,也要照顧到少數民族的稱謂習慣。

經過多方確認,以新華社的“吳廷覺”為終定名,不再更改。

 

案例2:泰國總理叫英拉還是英祿?

勝方:外交部

2011年,泰國時任總理 Yingluck 名字翻譯也一度成為焦點。

Yingluck 過去一直譯成“英祿”,按照泰國語的標準譯音表,luck中 lu 發“祿”音,按照泰國語的慣例,元音后面的子音 ck 作為然后一個音節不發音,所以新華社一直將 Yingluck 譯為“英祿”。

外交部向新華社傳文書,說泰國民眾都將luck發音為“拉”。新華社當時考慮到她還未當選正職,改后影響也不大,于是就更為了“英拉”。



案例3:阿富汗叫政府長官還是首席執政官?

勝方:外交部

2014年,阿富汗總統選舉雙方激斗僵持不下,美國國務卿克里飛赴調停,商定一方為總統,另一方新獲頭銜Chief Excutive,位同總理待后扶正。

英文不難寫,但中文犯難了。新華社在翻譯此官職時,向前方記者打電話了解原委就花了一個多小時。新華社總社顧及中國堅持的“阿人治阿”原則,并參考香港特首的翻譯,初定名為“政府長官”,以顯示其作為政府首腦、區別于總理、從屬于國家元首的三重屬性。

數天后,外交部刊其名為“首席執政官”,從英文原文來說并無大偏差??紤]阿富汗的這一職務非憲法屬性,新華社在同外交部商議后,延續使用了外交部的這一譯名。




案例4:外來戶的挑戰

勝方:中國標準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名字如何翻譯也曾惹起一番爭議。而此前,美國使館曾要求將“白宮”譯為“白屋”,前任總統“奧巴馬”改譯為“歐巴馬”。

此時縈繞在兩大豪門心間的應該是2003年的一件往事:當時,柬埔寨多方遣使到外交部,要求將首相洪森的中文名字改為“云升”。外交部為此書會新華社,專遞“請新華社理解首相用心”的文書。孰料改名后,不少熱心群眾來問柬埔寨是否出了第二位首相。翌年,新華社和外交部聯手,將洪森的中文名字又改了回來。

故此,面對美方要求,兩大豪門立定心志,決定不改。一,“名從主人”,奧巴馬祖籍非洲肯尼亞,帶一點兒原住民口音的奧字更貼近鄉音,就不要那么“歐”化了;第二,“既定不咎”,白宮都叫了那么久,突然叫“白屋”很別扭,還是別改了。

在目前沒人理的情況下,美國官方的中文網還自娛自樂地繼續用著孤僻的中文名。

總之就是一句話,如今外文要進中國,我們自家已有切磋,我們自己說了算。江湖很大,江湖也很小,在這個圈子里,外交部和新華社兩大豪門切磋過招的事情還有很多,有時間我們再聊。
在線下單
電話

+86 400-693-1088
+86 21-62793688

上海咨詢
+86 21-6279 3688
北京咨詢
+86 400-693-1088
深圳咨詢
+86 13022184137
美國咨詢
+1 332-254-6374
微信客服
投訴渠道
Copyright 2006-2012 Talking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